Bernard、Simon、Angelo是我在島上認識的第一組孩子,學校歡樂的放學時分,突然有個稚嫩的聲音冒出來。
「what's your name?」那是個子比較小的Bernard,古靈精怪的從我背後拉拉我的衣角問我的第一句話。
「Ya Chi」我回答。
聽到我的名字,三個孩子不約而同笑彎了腰,我不懂他們的笑點是什麼,只覺得這三隻好可愛,和他們玩了起來,他們喜歡我的草帽,輪流搶著戴在頭上,他們很喜歡拍照,而且都擺同一個pose,小手比「七」放在下巴處(怎麼這麼老派我心想)。隔天一早,趁著陽光還很柔和,我在島上溜達,突然聽到有人遠遠的叫著我的名字,順著聲音一看原來是Bernard,他竟然記得我的名字,而且還熱情的向我跑來,我真想抱起他轉圈圈,太可愛了!
(躲在樹後面的是Angelo、白衣服Bernard、紅衣服Simon)
另一個早上,這天學校有活動沒有上課,一群四五年級的孩子在學校前的空地玩耍,看到我站在一旁,先是一位女孩上前來邀請我加入他們,接著一群孩子便一擁而上,全圍在我身邊,問我是不是日本人?叫什麼名字?我跟他們講完名字後,他們一樣笑得東倒西歪,我始終不明白但也沒多問,便加入他們的跳高遊戲,瞬間回到小學時光,那時候流行用紅色綠色的橡皮筋,串起長長的跳高繩,下課時間就在教室走廊擺起陣仗,開始跳呀跳,從腳踝、膝蓋、腰、肩膀、耳朵、頭頂到頭頂加高,那些屬於上個世紀的記憶,一下子通通都躍然眼前。
玩膩了橡皮筋遊戲,這群孩子唱唱跳跳了起來,見我拿起手機錄影,他們跳得更起勁,簡直就是天生的明星,一個漂亮的長髮女孩還貼心的搬了張椅子,讓我坐著欣賞這場歌舞表演。
表演完後,女孩們一人一邊牽著我的手,說要帶我到一個涼快的地方,原來是小島的圖書館,圖書館就位在樹林中,被綠蔭給填滿,圓圓的尖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,造型好可愛,一踏進圖書館,就好像平常從大太陽底下躲進冷氣房一樣舒爽,難怪圖書館裡躲著這麼多人呀,知道我是台灣人以後,女孩特地選了一本中英對照的繪本,說要念給我聽,她親暱的偎在我的肩膀上,一句一句的唸著,我突然有種母愛大爆發的感覺,捨不得移動我的肩膀,怕驚擾了她,不過沒想到女孩念上癮了,唸完一本又一本,我的母愛也差不多用到緊繃了,心裡掙扎著要不要跟她說我該走了,很怕傷到她的心,內心天人交戰了好一陣子後,終於很為難的跟她說I got to go,依照過往跟小孩玩的經驗,本來很怕被纏著不放,結果沒想到女孩神色自若的跟我說ok, bye bye,隨即又潛入她的繪本世界中,完全沒有要留我的意思,後來我想想,也許是台灣的孩子太過孤單,少子化的影響下,孩子只能找大人陪伴,而在島上,他們的玩伴太多太多了,而且整個島、整片海都是他們的遊樂場,他們實在沒必要纏著我這無趣的大人陪他們玩,原來是我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,在這個島上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空間,人際關係也是「甜而不膩」,這件事讓我學會把自己縮小,並且放在一個舒適的位置上,同時也更加欣賞島上的人,不管大人、小孩,他們就是這麼怡然自在。
有天吃完早餐,我便背著相機往島民住的村子裡探險去,一開始有點怕怕的,畢竟深入人家生活的地方,害怕會打擾到人家,只好傻呼呼的見人就笑,果然笑容是最好的溝通語言,有戶人家竟主動邀請我到他們家的小露台參觀,一家人坐著乘涼聊天,很熱情的跟我說了好多我聽不懂的話,不過還好至少我看得懂他們臉上的笑容。
穿過島民的村落,就會到達小島的另一邊,和平常我活動的西北沙灘不一樣,這裡的沿岸是礁岩,也是小島主要進出的碼頭,附近散落幾間雜貨店,村民主要的社交活動都在這個區域,孩子們也在這裡自由嬉戲。
在這裡遇到的孩子可多了,因為這一區不像西北沙灘,平常會有些來自宿霧短暫停留的遊客,所以看到一個陌生人出現在這裡,孩子們一股腦全都圍上來,七嘴八舌的搶著問我話,當我回答名字後,可以想見又是一陣大笑,不過這次我終於找到答案,大夥大笑之餘,一個女孩指著一旁乾掉的椰子殼對我說「yachi, yachi」這下子,連日來的困惑總算是解開了,原來我的名字念起來就是他們語言「椰子」的意思,也難怪他們每次一聽到就笑倒~
和孩子們瘋狂玩起自拍遊戲,女孩們還跟我分享現剖的核果,雖然彼此只能用簡單的英文詞彙溝通,但是我不時都會想起,樹蔭搖晃下他們毫不掩飾的笑臉、銀鈴般清脆響亮的笑聲,帶給我一個無比愉悅的下午,當然有了圖書館的經驗,跟他們道別時,沒有依依不捨,因為我已經知道了,這裡的孩子很特別,他們喜歡你,但不纏人。
FB專頁 翩翩。旅行是一首詩
【相簿】小島生活一週間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